11.1 C
Munich
Wednesday, May 7, 2025
- Advertisement -spot_img

TAG

妈妈

如何预防产后抑郁症?预防的关键只在2点上 快来收藏吧!

生完宝宝之后,很多的妈妈没有照料好会落下月子病,其实这些所谓的月子病并不是生完孩子之后一定会得的,这些都是因为产后护理没有做好的原因。妈妈们只要科学地进行产后护理,做好预防工作,这些月子病都可以离妈妈们远远的,坐月子也会变成一件十分顺利的事情。但是随着我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更多的妈妈在产后除了患上月子病之外,还有可能会患上这样一种疾病,它就是我们经常听到的“产后抑郁症”。 产后抑郁症的发病率在15%~30%,这是一个极为庞大的数据,这说明产后抑郁离每个妈妈其实都不远,因此不管是妈妈自己,还是产妇身边的朋友家人,都应该为妈妈的心理健康出上一份力。 有没有什么办法可以让妈妈们远离产后抑郁症呢?答案是有的 一、孕期做好分娩前的保健、心理指导 预防产后抑郁,其实在妈妈怀孕的时候就应该提前做好准备,等到分娩结束之后,在进行预防,往往时间已经晚了。在孕期,妈妈们可以多做做运动,运动可以让分娩的过程更加的顺利,有的时候还可以减轻一些痛苦。妈妈们也可以去参加一些怀孕分娩之类的妈妈课堂,这个时候建议爸爸也陪同妈妈一起去,学习认识妊娠和分娩的相关知识,了解分娩过程,可以让分娩的过程更加的放松,也可以更好的和医生护士配合。消除分娩时的紧张、恐惧的情绪,可以为预防产后抑郁提供很大的帮助。 二、家人的陪伴很重要 现在有很多的妇产医院都设立了家庭化的产房,比起传统的医院产房这样的产房不会显得过于封闭、压抑,还可以有家人的陪同。建议产妇的家人在产后给予产妇更多的陪伴,可减少其并发症及心理异常的发生。其实现在有很多的产后抑郁就是因为妈妈们觉得自己在生产之后获得的关心变少了,因为更多的关心都到了宝宝身上。其实除了家人要尽量多多的陪伴妈妈之外,妈妈自己也要学会排解自己的情绪,可以不用把所有的心思都放在宝宝的身上,自己可以多多的进行产后的恢复,身材管理,尽可能地回到之前的生活中去,这样也是可以预防产后抑郁的。 虽然产后抑郁是一种高发的心理疾病,但是妈妈们也不要感到害怕,良好的心态不管在任何时候都是非常有必要的。

男人开这些玩笑,是爱上你了,别装不知道

当一个男人爱上你时,他会情不自禁地把你当作最亲近的人,他会经常对你开玩笑,甚至有些玩笑都是装出来的。 男人如果爱着你,那么他就会想方设法地靠近你,而不是刻意地去讨好你。 所以当一个男人对你开玩笑时,不用怀疑他是否真的喜欢你。因为他说这些话是对你的暗示,喜欢就不要错过。 “我养你啊” “我养你啊”,这句话往往会成为情侣之间最喜欢说的话。 女人跟男人在一起,往往都是因为他能够给自己提供物质上的帮助,而男人也愿意为了女人付出自己的所有。 如果一个男人说“我养你”,其实并不是真的想养你,而是想要用这个承诺来打动你。 他希望你能够和他一起努力,一起打拼出属于你们之间的未来。他并不是真的要养你,而是想要告诉你,他不想再过穷日子了,他会努力让自己变得更优秀,而你也应该和他一起去努力。 因为他根本就没有想过要养你,所以才会用这样的话来欺骗你。 “以后别找我了,找你老公” “在爱情里,最不能做的事情,就是给对方找借口,还自诩为是为对方好。”佚名 男人在喜欢一个人时,就会想着要让对方开心,他希望你快乐。而在男人的内心中,只有当一个女人快乐了,他才会觉得自己的人生是有意义的。 所以,当男人对你说“以后别找我了,找你老公”时,其实他是在给你传递一个信号。他希望你不要再去打扰他和家人的生活。 但是如果男人说这句话只是开玩笑的话,那么就不要太当真。因为这句话并不是真心话。在男人心中,他还是希望你们能有一个圆满的结局的。 如果男人对你说这句话时还在开玩笑,那就说明他只是想把你当成妹妹来看而已。 “有我在,你不会缺对象的” “爱你的男人,会向全世界宣告你是他的女朋友”。这句话,可以说是很能表达男人的真心了。 男人一旦喜欢上一个女人,那么他就会主动地向她表白,而不是在心里默默地喜欢着她。 当一个男人爱上一个女人时,他就会想尽办法靠近她,而不是想方设法地讨好她。 如果你的身边有个这样对你说的男人,那么请你一定要珍惜。因为他想让你感受到他对你的爱和对你的思念,这样的男人对你真的很用心。 当一个男人经常对你说这样的话时,那就说明他想和你有更多的联系,他想让你更加了解他。 如果这个男人是个渣男,那么他这样说一定是在玩弄你。而如果这个男人真的喜欢你,那么他就会一直追着你不放。 “你真的很像我妈妈” “我不是你的唯一,但却是最好的。”《傲慢与偏见》 女人对一个人动心后,她就会忍不住地去想这个人和自己相似的地方,然后在心里给这个男人打上一个标签。 女人往往会把自己想象成对方的妈妈,所以当一个男人说“你真的很像我妈妈”时,那么你在他心中就已经是妈妈的最佳人选了。 虽然这只是一句玩笑,但他却能给你带来无穷的安全感。因为他爱着你,所以会把你当成自己的孩子一样来对待,他希望能照顾你一辈子。 其实男人说这些话是对女人表达爱意的一种方式,女人要懂得去理解。但男人如果只是在玩笑话,那么女人就要及时止损了。

青少年心理咨询:青少年抑郁家长怎么办?如何帮助孩子走出抑郁?

青少年抑郁症越来越常见,很多家长不敢相信自家孩子会得抑郁症,觉得孩子吃好喝好玩好,除了学习没什么大烦恼,怎么就抑郁了呢? 面对孩子的抑郁症状,很多家长手足无措,不知道怎样做,才能帮助孩子从抑郁中走出来。 有个青春期女孩得了抑郁症,妈妈带她来做心理咨询。 妈妈哭诉 女儿15岁,高一(其实已休学1年),去年在医院确诊抑郁症,医生开了药,但她不怎么按时吃。 以前孩子挺乖的,现在脾气一点都不好,感觉她好像仗着她的病不对我们言听计从了。 让她跑步不愿意,让她好好学习不愿意,甚至都不去学校了,每天都睡到日上三竿还不起床,不是关在房间里发呆、躺床上玩游戏,就是哭,也不爱搭理人,我现在都怀疑她是装病。 她干什么都没有毅力,我常常跟她说学习的重要性,希望她好好努力,不要吃生活的苦,但没想到,她却说我逼她,还拿小刀割自己的手腕。 我真的很崩溃,她为何要这样折磨我们? 我不知道她要“病”到什么时候,她再不好起来,学业怎么办? 花了那么多钱我的压力也很大。怎么她就那么矫情呢? 为何不体谅一下父母,快点好起来呢? 广州听说吧心理咨询解读 感觉对于女儿的抑郁症,这位妈妈非常难以接受,也难以理解孩子的种种行为表现。 孩子得了抑郁症,妈妈非常焦虑、担忧,是可以理解的。 但越是指责、说教,反而给孩子传递了焦虑和压力,不利于孩子的恢复。 当孩子出现抑郁症,不同家长会有不一样的反应。 有些家长就像上面那位妈妈,对孩子的情况无法接受,也难以理解孩子的难受与痛苦。 当孩子沉浸在游戏世界,不愿出门、不愿上学时,更让家长心急火燎又无可奈何; 特别是当时间一天天过去,孩子错过上学时机,家长更是无比着急。 有些家长会开始了解抑郁症的知识,带孩子找心理咨询,也会开始反思自己的家庭教育上不足,尝试去理解孩子,并做出一定的改变,比如不再向孩子发脾气、减少对孩子的要求等等。 然而,孩子的抑郁状态会持续一段时间,青少年抑郁会让整个家庭陷入困顿和无奈中。 当孩子出现抑郁,父母该怎么做呢? 青少年心理咨询师指出,家长要多学习抑郁症的心理知识,了解心理咨询的过程,积极配合心理咨询。 01 理解孩子是生病了 人们对“抑郁症”的常见反映: “你生活条件挺好的了,你还不满意,还想怎样 ” “抑郁症?你个小孩好吃好喝好玩,能有什么烦恼” “抑郁症就是想太多” “抑郁症就是矫情,抗压能力弱、意志力不够强” …… 人们还会去劝处在抑郁状态的人: “谁没有不开心的时候,你想开点就好了” “多出去走走,呼吸下新鲜空气就好了” …… 我们很难想象到: 一个人与抑郁症做抗争,需要多大的抗压能力,需要消耗多少意志力,是多么的身心俱疲,力不从心。 抑郁症这个病最难最难的就是,完全不被理解,还被指责。 其实,抑郁症患者已经陷入深度自责了,觉得别人都能好好的,为何就我有问题? 他们会否定自己,觉得自己不好,给别人添麻烦了。 如果家长不理解孩子是真的生病了,反而对其指责和要求,更会让孩子陷入孤独与绝望。 家长要想帮助孩子,首先要理解孩子生病了,有时候患上心理疾病比躯体疾病更痛苦。 如果一个人得了肠胃炎,会拉肚子,没人要求TA坚强一点,不要拉肚子。 但若心理生病了,却要求当事人勇敢、坚强、阳光,假如TA能够做到,还会得抑郁症吗? 所以,不要轻易地劝解孩子,有些劝解虽然是为了孩子好,出发点是善意, 但对于陷入抑郁的人来说,他们根本不需要周围人的这种大道理,而且,这种轻描淡写的劝解,是对巨大痛苦的否定。 02 了解抑郁症带给孩子的变化 抑郁症会带来三个方面的变化: 一是身体上的变化,食欲下降,浑身乏力,身上多处疼痛,检查无相应的疾病,睡眠出现障碍,嗜睡或入睡困难,体重变化大。 二是情绪上的变化,意志消沉,情绪低落,对事物无兴趣,悲观自责,记忆力与注意力下降,对生活常感绝望。 三是行为上的变化,行动迟缓,反应迟钝,孤独不与人交往,沉默少言而又焦虑不安。 孩子有很多行为是抑郁症的表现,有的孩子不愿上学,是因为TA记忆力减退,兴趣丧失,整个人疲惫无力。 有的孩子沉迷游戏,让家长以为TA是游戏成瘾,其实是因为孩子缺少快乐,通过这种方式来转移注意力。 有的孩子会有自伤自残的行为,是因为TA太痛苦难过; 有的孩子会有身体上的不舒服,比如,头痛头晕,胸闷心慌,肠胃不舒服,去医院检查了又没问题,其实孩子并非装病,而是抑郁症带来的躯体症状; 有的孩子会有睡眠障碍,虽然每天睡得多,但是不解乏。 有的孩子会有社交障碍,与过去的好友都不怎么来往了,让家长以为孩子是有人际关系问题,其实是因为抑郁症导致了这些问题。 很多时候,家长会把因果关系搞反了。 由于青少年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学习,所以一般来说,家长、老师甚至孩子自己,都对他们有很高的要求。 但对于抑郁症孩子而言,他们一方面想学习,另一方面又害怕学习,当TA的抑郁症状加重,陷入重度抑郁时,就没法回到学校。 因为太恐惧了,有的孩子不仅不能去上学,甚至不能提“上学”2个字,还把书本都藏起来,因为TA会逃避一些与学习、考试相关的。 在这种情况下,家长会误以为孩子装病,或认为孩子性格有问题、行为习惯不好或者是厌学。 其实更多是因为抑郁症,才有如上表现。 03 把恢复身心健康放在首位 之前看到一个例子: 在门诊,一个女孩对医生说了很久自己如何难受、如何自残和企图自杀,并把胳膊撸起来给医生看,上面都是密密麻麻的伤口。 她妈妈还是反复问:”那她什么时候可以回去上学?都高三了,学习耽误不起啊!” 女孩愤怒地问妈妈:“我要是真的死了你会怎么样?” 对于抑郁症患者来说,活着已经是一件很难的事了。一个人如果患上重病,还能要求他上班吗? 目前当务之急并非上学,而是帮助孩子走出抑郁。 家长要做的,不是给孩子加压,而是给孩子减压。 比如,在生病期间,不要强调学习的重要性,不催孩子上学,不讲人生目标理想大道理; 避免批评孩子因抑郁症而产生的一些负面行为、情绪或态度。 对抑郁症患者而言,轻如鸿毛的精神负担都会带来难以承受的心理压力。 只有支持理解孩子,才能让孩子真正放松下来,战胜疾病。 此时,孩子如果能坚持上学,可以一边治疗一边上学。 若是孩子不能上学,恢复身心健康应该放在首位。 04 积极配合心理咨询师的工作 带孩子寻找专业的心理咨询师,陪伴孩子共同走出抑郁。 严重状况下,需要找正规的医院配合药物治疗。 家长也要调整好情绪和心态,照顾好自己的身心状态,才能为孩子提供最有力的支持。 在此基础上,多倾听关心支持体谅,多给孩子一些温暖,但不需要刻意的鼓励。 让孩子知道:“生病不是你的错,你是无辜的”。 告诉孩子:“不管你发生什么事,我一定会陪在你身边”。 家人的理解、陪伴,支持,不给压力,不评价,不说教,不指责,寻找专业帮助,是帮助孩子走出抑郁的最好途径。

Latest news

- Advertisement -spot_i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