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4 C
Munich
Tuesday, May 6, 2025
- Advertisement -spot_img

TAG

刘女士

专业服务·零距离|铸造 “心灵驿站”,让生命泊于安然

癌症晚期患者的家庭 如同在风雨中飘摇的一叶小舟 时刻忍受着痛苦、无助无望的侵扰 在这场与病魔的“拉锯战”中 理性情绪疗法 给予了患者生命尽头的温暖守护 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社会工作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为进一步展示街道社会工作站(室)建设成果,宣传专业化社会工作服务成效,唯亭发布特开设“专业服务·零距离”专栏,搭建展示与交流的平台,通过推广社会工作优秀案例,进一步提炼优秀经验和做法,展现社会工作新风尚,共同绘就社会工作发展新蓝图。 刘女士,49岁,独居,患多重晚期癌症(肾、肺、脑),父母定居外省,与丈夫关系疏离,丈夫仅提供微薄的生活费,儿子小李在外地工作,经济不宽裕,与刘女士往来也较少。 刘女士平时需定期住院却无人照料,家庭支持网络薄弱,长期的病痛与孤独导致她心理自卑,时常自我否定,情绪悲观消极,深感自己是家庭的负担,逐渐对生活失去信心。 危机干预:评估问题 达成共识 为了与服务对象建立信任关系,唯亭街道社会工作室社工通过高频次的走访、陪伴,与刘女士进行深入交流,全面了解其个人生活与家庭情况,评估分析她的当前困难及需求,并就后续各项服务事宜与刘女士达成共识,签订个案服务同意书。 多方协作:链接资源 共同服务 社工在了解到刘女士有辅助器具(轮椅或拐杖)的需求但不满足政策购买的条件后,积极整合各方资源,利用微心愿轮椅捐赠认领征集与定向和企业对接的方式,争取到园区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合会的支持,为刘女士提供了一台爱心轮椅。 基于刘女士的身体情况和经济状况,社工还及时梳理有效的资源信息,在流感季为她送去健康防疫包;帮助出行不便的她链接代买代送服务;帮助她与小区物业沟通,达成上门收取物业费的共识,物业还表示如果刘女士有其他需求也会尽可能地提供帮助。 情绪支持:理性疗愈 树立信心 社工在服务过程中,辅以理性情绪治疗(ABC理论)方法,为刘女士分享其他女性抗癌成功的经验,引起她对自身的关注、思考和共鸣,激发她对生活的热爱和信心。 同时,通过常态化陪伴对刘女士进行情绪疏导,改变她因患癌导致自我认同感低、认为自己是家人的拖累的非理性想法,促进她以正向健康的心态面对治疗。 家庭支持:陪伴照顾 降低孤独 服务初期,刘女士家庭支持网络薄弱,拒绝社工联系其丈夫、儿子。在与社工建立信任关系后,她主动提供了联系方式。社工从亲属关系入手,向刘女士家属强调其照顾需求,说明她的身体情况,劝导家属给予刘女士应有的心理支持。在多次锲而不舍的沟通下,刘女士的母亲与儿子均回到苏州陪伴刘女士。 后续跟进:安宁疗护 疏导情绪 2023年4月,刘女士病危,社工在得知这一情况后迅速咨询督导并提供安宁疗护。次日探访时,刘女士已苏醒,社工仔细询问其身体状况,温柔劝慰她要保持一个好的心态,助其释怀,专注于康复,并针对刘女士家属提出的疑问作详细解答。同时,还提醒小李珍惜与母亲相处的时光,要多陪伴、多交流。 2023年4月底,小李联系社工告知了刘女士去世的消息,并对社工这半年来给予其母亲的真切关怀和照顾表示感谢。社工也表达了对刘女士离世的遗憾,安慰小李及家人保重身体,有需要可以联系他们。在处理好丧葬事宜后,社工再次对小李进行跟进,了解他的情绪状态及后续打算,并给予了一定的心理疏导。 爱心轮椅载温情 在半年多的服务过程中,社工通过了解政策、链接资源的方式,帮助服务对象链接到了辅助器具轮椅,满足了其出行需求。 情绪疗愈解心结 社工通过高频次的走访与实质性的服务,与服务对象建立了信任关系,在常态化陪伴中运用理性情绪治疗方法和倾听、回应等沟通技巧,缓解了服务对象悲观、消极的心理,正确接纳自己因患病带来的身体变化。 家庭支持愈心灵 社工利用专业的沟通方式,引导服务对象的母亲、儿子回到苏州陪伴、照顾服务对象,缓解了服务对象的孤独与无助,显著改善了她的心理状态,让她在情感上得到慰藉。 社工心声 本案例让我们深刻体会到了做社工的意义,也让我们感受到了“助人自助”这一核心理念就如同璀璨星辰,照亮并引领我们前行的道路。这不仅是一种工作方法,更是我们内心深处最真挚的愿景。希望用我们心中蓬勃的希望,给予如刘女士这样处在困境之中的人们一束温暖而有能量的光。 下一步,唯亭街道社会工作室 将继续兜牢民生保障底线 以更有深度、更有温度 更切实可感的救助帮扶之力 增进广大群众的民生福祉 让大家共享“幸福唯亭” 来源:园区知社区、社会事业办公室、唯亭街道社会工作室 审核:徐静 审签:曹韵颖

吃素半年瘦10斤,却加重了脂肪肝!逆转脂肪肝应该这样吃

吃素半年后,身材苗条了,但脂肪肝却从轻度变成了中重度?吃素竟然也会加重脂肪肝,这让很多人感到意外。那么,到底该怎么吃才能改善脂肪肝呢? 健康时报资料图 吃素半年瘦10斤 吃出中重度脂肪肝 2024年8月据宁波晚报报道,浙江宁波29岁的刘女士(化名)遇到了困惑:“这半年我都吃素,基本都是水煮蔬菜,怎么会查出中重度脂肪肝呢?” 刘女士半年前在体检中发现有轻度脂肪肝。当时,她身高160厘米,体重116斤,体型总体正常,腹部肥胖。 查出脂肪肝后,刘女士下决心减肥,要在半年内摘掉脂肪肝的“帽子”。她的思路是——平时荤的吃多了,才会得脂肪肝,那就索性吃素吧。于是,她开始了长达半年的“水煮菜”饮食加上少许主食,戒掉了荤腥和精致碳水。每餐基本都是水煮叶子菜加上蒸杂粮。 半年来,刘女士体重减掉了10斤左右,腰腹也明显平坦了。谁也想不到,复查B超提示,脂肪肝为中重度。吃素半年,脂肪肝的程度反而加重了! 健康时报资料图 吃素减肥 为什么会导致脂肪肝? 为什么这样“吃素”还会导致脂肪肝加重呢?宁波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感染科主治医师杨乃彬在接受宁波晚报采访时介绍,主要有这几方面原因: 第一,肝脏分解、代谢脂肪,都需要蛋白质。通俗地说,蛋白质相当于车辆,可以把肝脏内的脂肪给运出去。蛋白质摄入严重不足,肝脏内的脂肪运送不出去,就积压在肝脏,会导致脂肪肝加重。蛋白质也是增加骨骼肌的重要来源,而骨骼肌是对抗胰岛素抵抗缓解脂肪肝的重要组分,因为缺乏蛋白质的饮食结构加重脂肪肝就不奇怪了。 第二,长期吃水煮蔬菜,身体无法获取需要的能量,脂肪快速分解产生大量脂肪酸进入肝脏并在肝脏内长时间停留,容易引发脂肪肝。 经常会有人发出疑问:“我不胖,为什么会得脂肪肝呢?” 在人们的印象中,脂肪肝是胖子的“专利”。杨乃彬医生表示,事实不然,从他的门诊来看,20%-30%的脂肪肝患者并不胖,体重正常甚至偏瘦。 瘦子得脂肪肝的常见原因,主要有这几类: 1. “假瘦子” 虽然体重和体重指数可能不高,四肢、躯干甚至看上去偏瘦,但是腹部其实堆积有不少脂肪。这类向心性肥胖人群患脂肪肝的概率相当高。 2. 肌少症患者 多见于老年人、绝经后的女性。 3. 糖尿病患者 糖尿病和脂肪肝往往互为因果,部分糖尿病患者体形消瘦,也有脂肪肝。 4. 营养不良性脂肪肝 这在长期吃素、蛋白质摄入严重不足的人群中尤为常见,刘女士就属于这种情况。 5. 其他因素 部分药物、3型丙肝病毒、酒精等在特定情况下也可以成为脂肪肝的诱发因素。 健康时报资料图 杨乃彬医生表示,对由肥胖导致脂肪肝的人来说,健康科学地减肥有利于脂肪肝的逆转。但是,不健康不科学地减肥,尤其是过度节食,蛋白质摄入严重不足,反而可能会加重脂肪肝。 饮食方面科学减重的主要原则是:保证蛋白质摄入,增加绿叶蔬菜摄入,减少油腻食物、精制碳水摄入,戒酒和软饮料。 刘女士的“暴力减重”并不科学,最不科学的地方是,半年来,几乎没有摄入蛋白质和油脂。 逆转脂肪肝 饮食上记住这几点 1. 吃饭七八分饱 要注意控制饮食,吃饭吃到七、八分饱,减少热量摄入。 2. 增加膳食纤维 适当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如全谷物、豆类、菌类、蔬菜、薯类、水果等,都富含纤维素。 3. 选优质蛋白质 一发现脂肪肝,很多人开始“戒肉”。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肝病科主任医师郭朋曾在健康时报刊文中表示,蛋白质有保护肝细胞的作用,可以促使已经发生损伤的肝细胞恢复和再生。 所以,应增加豆制品、瘦肉、鱼虾等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鸡蛋、牛奶不宜过多食用。 4. 少吃刺激食物 郭朋医生提醒,要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如洋葱、葱、姜、蒜、辣椒、咖啡等,避免引起食欲增加,还要少喝肉汤、鸡汤、鱼汤等,防止体重增加。烹调方式应以蒸、煮、炖、烩、氽为主。 健康时报资料图 5. 控制油脂摄入 郭朋医生表示,有脂肪肝应限制油脂类食物摄入。 6. 水果选低糖的 广西桂林市第三人民医院肝病科主任医师程书权2023年在大众健康杂志公众号刊文中介绍,低糖水果,一般指水果中含糖量不足10%,每100克所含热量在20千卡-40千卡。 有脂肪肝者可以每天吃低糖水果,并控制在250克左右。比如,柠檬、柚子、樱桃、雪莲果、番石榴、梨、苹果等。 7. 经常喝降脂茶 河北省石家庄市中医院制剂室主任中药师吴文博曾在健康时报刊文中表示,对于脂肪肝或是肥胖的人来说,吃些山楂可消食去脂,是很好的保肝食品。 可用干山楂泡水当茶饮。常见的护肝降脂茶:取山楂、决明子各10克,用水浸泡20分钟后煎煮,煮沸10分钟,加入白菊花6克,再煮5分钟即可。 (来源:健康时报) (免责声明:本文转载于主流媒体或政府机构公众号,版权及解释权归原作者,本公号仅为分享) 《心晴地方》推荐你关注原创平台:

热闻|瘦不等于健康?女子172厘米100斤确诊营养不良型肥胖,小肚子非常大

女子身高172厘米,体重仅有100斤,还被诊断为“肥胖”? 近日,杭州26岁的刘女士四肢纤细、身材修长, 172厘米的身高,体重只有100斤左右, 体型属于偏瘦类型,可唯一美中不足的便是她的“小肚子”非常大, 每次穿点紧身的衣服肚子处就凸起明显,这让她感到有些身材焦虑, 于是去医院咨询减肥事宜。 结果人体成分显示,刘女士内脏脂肪面积达到108c㎡, 体脂百分比32.9%,而蛋白质却只有7.0(正常范围8.3-10.1), 属于典型的营养不良型肥胖。 在后续的问诊中,医生还了解到患者有严重的便秘, 这也是她肚子肥大的主要原因之一。 医生表示,过高的内脏脂肪会容易引起肥胖, 很多女生小肚子大是因为内脏脂肪高引起的, 因此减肥一定是减内脏脂肪, 而减少内脏脂肪最有效的方式便是调理体质。 “腹性肥胖”应该如何自测? 腹型肥胖又称中心型肥胖,是指脂肪在腹部堆积,表现为腰围增加。 医生表示,男性腰围≥90厘米、女性腰围≥85厘米,就属于腹型肥胖。 腹型肥胖对身体危害大,不仅容易引发骨折,还容易引起心脑血管疾病,比如冠心病和脑溢血等。 在原有的印象中肥胖就是“大腹便便”、营养过剩所导致,实际上肥胖是因为多种营养物质缺乏,导致体内营养不平衡产生的。 营养不良是指身体摄入的营养不足或者比例失衡,任何人没有摄取足够营养就是营养不良,包括食量和体型较大的肥胖和超重人群。 大家对热量和营养的概念有所混淆,认为吃得多就是吃的有营养,这是一个误区。 胃里觉得吃的很饱了,但只是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等满足了身体的需求,甚至过剩,而维生素及矿物质等的摄入量还远远不够,体内是一种缺乏状态。 《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也显示我国民众膳食结构不合理,钙、铁、硒、维生素A、维生素D等矿物质和维生素没有达到推荐摄入量,仅2016年国内营养不良人口数量就高达3亿。 1.肥胖人员过于喜好高碳水化合物、高脂肪的高油高脂食物,深加工的大米、白面和冰激凌蛋糕等食物,再加上煎、烤、炸、炒等油腻菜品是造成肥胖的主要原因,但是此类食物远不如全谷物粮食、薯类和优质蛋白质富含丰富的营养,同时缺乏蔬菜、水果和优质肉类提供的维生素、矿物质和优质蛋白。长期的高油高脂饮食是造成营养不良性肥胖的重要原因。 2.不良生活习惯:例如三餐不定时,晚睡晚起,不吃早餐,晚上暴饮暴食、抽烟喝酒这些不良的生活方式会消耗肥胖人士体内本来就不多的营养素,缺乏营养素,影响人体正常的基础代谢,也是造成肥胖的因素。 3.缺乏体育锻炼,现在很多人生活工作中长期久坐久站,缺乏锻炼,热量消耗少导致肥胖。 4.肥胖人士相对“体积”较大,所需要的营养元素较正常人多,但很多研究发现,在肥胖人群中普遍存在缺乏维生素、矿物质的情况。有研究表明,低钙与肥胖有关,低钙会减少脂肪分解,使更多的脂肪储存;有大量的研究证实,维生素D缺乏与肥胖密切相关,补充维生素D可以抑制前脂肪分化过程,影响脂肪形成,可以起到预防肥胖的作用。 那么,什么食物才能越吃越健康? 杭州市临床营养质控中心发布了一张成人肥胖患者的食物选择表。 表中显示,选择推荐的谷薯、蔬菜和水果等,才能“健康瘦”。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客户端编辑 崔可腾 综合、光明网、、新闻晨报、中国蓝新闻、成都市新都区第三人民医院等)

Latest news

- Advertisement -spot_i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