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4 C
Munich
Sunday, May 4, 2025

中医治抑郁,专于解躯体化之症

Must read

中医治疗抑郁,实则专于解躯体化之症。

盖“神”之调理,匪易易也,心神之疾,非独药饵所能愈。

心病须得心药医,此关乎“精气神”中“神”之部,而“神”之变,则涉哲学宗教之域矣。

中医所能为者,就是理顺气血之运行,以缓躯体化之症。

如胃肠积热,或扰心神,典型者如调胃承气汤证之谵语。

理论上虽如此,然临证之时,多见郁症患者,躯体化症状消失后,心神亦渐向愈。

此理甚明,就是体质对情志影响很大。

躯体化症者,医院查无实据,无任何可证实的器质性病变的基础说法。

多由情绪所起,人体遍布植物神经,非人所能控,而焦虑紧张之时,则痉挛生症,如胸闷气短、心慌心悸、头痛头晕、尿频尿急等症状。

内脏尤多,心脏和肠胃为甚。

故焦虑症、强迫症、疑病症、恐怖症、抑郁症、双相情感障碍、失眠、厌学之辈,心脏肠胃之不适常见。

抑郁症患者多求治于中医,多以肝郁为治,而效果不理想。

从肝治而效过不显,或升降循环失和,宜调升降之循环,则气机自畅。

比方说在治肝之基础方上,再加几味药。

治肝的是什么?

柴胡、枳实、白芍、甘草之类,复加麻黄、桂枝、杏仁,以宣肺气,助其宣发肃降。

服此方后,效果多为显著。

又论津液之失,如肾水之不足,抑郁症患者津液亏虚者众。

津液亏则燥气生,燥气入脑则神乱,入肝则抖动、狂躁,入小肠则饥不欲食,食则吐逆。

中焦空虚停滞,欲补津液,宜用大剂甘草、干姜。

- Advertisement -spot_img

More articles

LEAVE A REPLY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

- Advertisement -spot_img

Latest article